學校簡介
武漢傳媒學院(原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2004年6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現已發展成為具有鮮明傳媒文化與科技教育特色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等院校,是湖北省“轉型發展”首批試點高校之一。
學校環境優美,占地面積1050.7畝,建筑總面積31.41萬平方米。主校區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武漢·光谷藏龍島,東臨鳳凰臺,西傍湯遜湖,校園毗鄰地鐵口,交通便利;分校區位于孝感市大悟高鐵經濟區,現已基本竣工并部分投入使用。學校學科建設優勢明顯,設有新聞傳播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電影與電視學院、設計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傳媒技術學院、文化管理學院7個學院,現開設31個本科和6個??茖I,涉及文、管、工、藝等多個學科門類,在校生近萬人。學校擁有1個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3個湖北省重點(培育)本科專業,2門湖北省精品課程,3個湖北省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和1個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本科項目;承擔著99項國家級和省部級教科研項目。
學校教學設備設施齊全,建有與現代傳媒教育相適應的系列演播廳、演藝廳、觀片室、錄音棚、非線性編輯中心、視聽配音實驗室、攝影棚、數字圖像處理實驗室、三維動畫實驗室、高清視頻制作實驗室、數字電視多功能實驗室、電視直播實驗室、同聲傳譯實驗室等52個實驗室,以及音樂、舞蹈、戲劇表演等專業教室。學校與湖北省博物館、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建筑園林分院、網易湖北、騰訊大楚網、北京網易傳媒有限公司、湖北廣視廣播電視制作中心等110家企事業單位簽訂實習實訓、人才培養共建協議,為學校開展實踐教學、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條件。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500余名,具有高級職稱者超過30%,具有碩士、博士學位者超過60%,尤其是擁有一批來自傳媒業界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雙師型”專任教師,實踐經驗豐富,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學生近五年在各類競賽中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項700余項。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碩果累累。建校十五年來,學校通過科學定位,踐行先進的教育理念,加強學科、專業、課程等教學內涵建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致力于培養高素質、強專業、重實踐、敢創新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先后獲得“中國十大優勢專業院?!?、“中國傳媒教育創新人才培養品牌院?!?、“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和“2014年度華中地區熱門報考院?!钡葮s譽稱號。我校每年均有畢業生考取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重點院校碩士研究生,選擇出國留學讀研的畢業生也逐年遞增。
當前,學校以轉型發展應用技術型高校建設為推手,主動適應國家高等教育和文化產業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完善教育教學管理,突出辦學特色,強化辦學優勢。下一步,學校將朝向建設成為國內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綜合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標而奮斗。
名人在武傳
學校從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理念出發,近年來,邀請了學術界名師、藝術界名人來校進行講座與學術交流,實現了廣大師生與名人的零距離接觸,感受了藝術魅力、提升了藝術素養。
藝術類本科專業介紹
音樂表演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音樂實踐能力的表演型、多能型和教學型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可在音樂演出機構中從事演唱、演奏等專業表演類工作以及音樂創作和錄音相關工作;在音樂教育機構中從事聲樂、鋼琴、樂理、合唱等教學工作。
教學成果
1.謝楚楚、黃藝星,2019年獲“肖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一等獎
2.陳雪婷、周瑩、黃藝星、李雯雨、李傲、劉欣殷、祝榕璟等,2019年獲年第六屆“長江鋼琴杯”一、二等獎
3.郭佳儀,2018年獲第五屆“長江鋼琴杯”比賽二等獎
4.蔡紫荊、劉慨,2017年獲第四屆“長江鋼琴杯”比賽二等獎
5.蔡紫荊、謝文玲等,2017年獲“肖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湖北賽區一、二等獎6.黃迪、周文杰等,2017年獲“湖北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節”二等獎
音樂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具備音樂教育理論基礎與實踐教學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能勝任音樂早教機構、社會音樂教育、學校音樂教育以及涉外音樂教育機構等相關行業的音樂教學工作。
教學成果
1.高欣怡、謝子欣,2019第六屆“長江鋼琴杯”比賽分獲一、三等獎
2.馮錦棟、高欣怡、劉張琴等,2018年獲第五屆“長江鋼琴杯”二等獎
3.潘靈鈺、付沁函,2017年第四屆“長江鋼琴杯”比賽分獲一、二等獎
4.王劉暢、彭詩媛等,2017年獲“肖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湖北賽區一、二等獎
5.宋美虹、孫明敏、張思佳等,2017年獲“湖北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節”二等獎
6.樊思思、羅瀟、王劉暢等,2016年獲第五屆“孔雀獎”全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大賽“優秀演唱”獎
舞蹈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專業舞蹈表演與教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系統掌握中國舞、現代舞學科內容及其教學法,具有舞蹈表演、舞蹈教育、舞蹈編創等專業能力的應用型、綜合型人才。
就業方向:可從事舞蹈表演、舞蹈教學(中、小學)、企事業單位、藝術研究機構的舞蹈節目編排及綜合藝術指導等工作。
教學成果(以下均為團體獲獎)
1.2019年受邀赴福建省福州市參加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福建省政府協辦的“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參與多個節目的錄制
2.2019年受邀赴北京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參與舞蹈節目演出
3.2015-2019年,連續5年獲“湖北省大學生健美操藝術體操錦標賽”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4.2018年獲江夏區第十屆青年歌舞大賽一、二、三等獎
5.2017年獲“湖北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節”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畢業生就業
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為廣播電視、新媒體、動畫、設計、廣告策劃、演藝、傳媒技術研發、經濟管理、互聯網等行業。自建校以來,每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保持在90%以上,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就業前景廣闊。
就業基地:
我校與中央電視臺、湖北電視臺、湖北日報報業集團、武漢電視總臺、湖南電視臺、山東臨淄融媒體中心、山東日照電視臺、湖北省地市州電視臺建立了人才培養合作關系,并與600余家單位建立了實習/實訓/就業基地,涵蓋我校所有專業。
就業質量:
傳媒類行業是我校畢業生重點就業行業,2019年畢業生2275人,初次就業率93.58%。
招生計劃
藝美音樂官微
音樂藝考生都在關注